伤寒论

《伤寒论》是一部以外感病为主论述疾病辨证论治方法的医书,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、立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医学著作,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。
伤寒例第三

【白话文】

四季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预测疾病的方法:

立春是正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艮方

雨水是正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寅方

惊蛰是二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甲方

春分是二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卯方

清明是三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乙方

谷雨是三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辰方

立夏是四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巽方

小满是四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巳方

芒种是五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丙方

夏至是五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午方

小暑是六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丁方

大暑是六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未方

立秋是七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坤方

处暑是七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申方

白露是八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庚方

秋分是八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酉方

寒露是九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辛方

霜降是九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戌方

立冬是十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乾方

小雪是十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亥方

大雪是十一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壬方

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子方

小寒是十二月的节气,这时斗柄指向癸方

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气,这时斗柄指向丑方(83)

二十四气中,节有十二个,中气有十二个,五天为一个候,气也一样,一共有七十二候,可以通过其来断病及病的预后。这都要详细了解清楚。

《阴阳大论》说:春季的气候温暖和煦,夏季的气候炎暑酷热,秋季的气候清凉爽利,冬季的气候严寒凛冽,这就是四季之气变化的正常规律。冬季严寒,各种生物都深深地潜藏起来,懂得养生的人都能周密防护,就不会被寒气所伤。万一感受了寒邪,这就叫作伤寒病了。被四季之气所伤害,都能造成疾病,尤以被寒邪所伤得病最重,这是因为寒邪是最肃杀猛烈的邪气。感受寒邪后,当时就发病的,叫作伤寒,当时没发病,而潜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内等到春季才发病的,就变成了温病;到了夏季才发病的,就变成了暑病。患暑病的,发热的程度比温病更高。所以劳累辛苦的人,在春夏两季患温热病较多的原因,都是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感触了寒邪所造成的,而不是感受了时行邪气。所谓时行邪气,如春季的时候应当温暖,反而出现大寒;夏季的时候应当炎热,反而出现大凉;秋季的时候应当凉爽,反而出现大热;冬季的时候应当寒冷,反而出现大温,这都是不在这个季节而有这种气候的异常现象。因此在一年当中,老幼患病症状大多相似的,这就是时行疫气为害了。要想知道是四季的正常之气,还是异常的时行疫气所造成的疾病,都应当按照前面所说的斗历来测算。农历九月霜降以后,气候就应当逐渐寒凉,到了冬天就更加寒冷,到第二年正月雨水以后,寒气应渐渐解除,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叫作雨水,是因为冰雪消融而天降雨水的缘故。至二月惊蛰以后,气候渐渐温暖起来,到了夏天就变得十分炎热,到了秋季就又变得凉爽了。从霜降以后到春分以前,凡是接触感受到霜露寒冷,身体被寒邪所伤而当即发病的,这就叫作伤寒。九月、十月的时候,寒气还不太厉害,造成的病症就比较轻一些。十一月、十二月的时候,寒气凛冽严酷,造成的疾病也就最严重。正月、二月的时候,寒气逐渐将要解除,造成的病症也就比较轻。这都是因为在冬天的时候调摄不当,因而感受了寒邪的人,即时所发生的病症。在冬季也会出现不应时令的温暖,叫作冬温。冬温邪气对人体的伤害和伤寒大不相同,冬温邪气伤人而发病,有先有后,参差不齐,而且病势也有轻有重,治法也完全不同,它的证候就像后面章节中所说到的那样。从立春以后,气候没有突然出现的严寒,又没有出现冰雪天气,但却有人发生了高热不退的病症,这是由于春季阳气的升发,激发了冬季伤人后伏藏在体内的寒邪而发病,而这时的发病就变成温病了。从春分以后到秋分节以前,天气突然出现异常寒冷的,都叫时行寒疫。三月、四月的时候,有时天气突然寒冷,这个时候阳气还比较弱,如果被寒邪所伤,发生的热病还比较轻微。五月、六月的时候,阳气已经兴盛,如果被寒邪所伤,发生的热病就会很重。七月、八月的时候,阳气已经衰退,如果被寒邪所伤,发生的热病也比较轻微。时行寒疫为病和温病、暑病在发病季节和症状上有相似的地方,只是在治法上有所不同罢了。十五天为一个节气,在一年四季之中,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,总共四六二十四个节气。但是气候也有应该到来而仍然没有到来的,也有不应该到来反而已经到来的,还有虽然已经按节气到来但又太过的,这就都成了可以造成疾病的邪气。只是天地的动静,阴阳二气的变化,都各有一个正常的自然规律,因此春天的温暖,渐渐发展为夏季的暑热;秋天的凉爽,也就渐渐变为冬季的严寒。所以在冬至以后,由十月的坤卦变为十一月的复卦,是增加了一个阳爻,而减少了一个阴爻;夏至以后,由四月的乾卦变为五月的姤卦,是减少了一分阳气,增加了一分阴气。也就是说冬至和夏至,是阴阳二气相交接的时候,春分和秋分是阴阳二气相背离的时候。在这阴阳二气交错变化的时候,人体如不能适应这种变化,就容易发生疾病。这就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,在春夏二季注重保养阳气,在秋冬二季注重保养阴气,以顺应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。而那些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,违背了自然规律,大多会遭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生暴发性的疾病,医生就需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入了哪一经,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症,然后通过周密的辨证而决定治疗方法。因此春天被风邪所伤,夏季就会发生泄泻;夏天被暑邪所伤,秋季就会发生疟疾;秋天被湿邪所伤,冬季就会发生咳嗽;冬天被寒邪所伤,春天就会发生温病,这是必然的规律,难道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?伤寒这种病,随着病程日数的增加,逐渐由浅入深地发展,所以就应按照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施方论治。现在的人患了伤寒病,有的在发病初期不及早治疗,即使治疗,又药不对证。有的拖延了很长时间,直到病势沉重的时候,才来求助医生。而有的医生又不能按照正确的程序来治疗,这就不会把病治愈。都应当根据具体病情,随时斟酌用药配方,这样就不会有不效验的了。现在搜集采用仲景的原著,收录了他所论述的证候、诊脉、闻声、观色等内容,以及那些有神奇效验的治病真方,编次成书,以备世人急需。(84)

另外地域有气候温凉和地势高低的不同;物产的性质有刚硬柔软的区别,人们的饮食居处习惯也都不一样。因此黄帝才提出四方的居民患同一种病而治法各有不同的问题,岐伯才列举了砭石、毒药、艾灸和针刺四种治疗方法的适应地域和功能,以此来启发后世学者,来开导那些还不明白应该因地制宜的人。临床医生,对地域的差别和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两个方面,都应当十分清楚明白。(85)

凡是伤于寒邪的,就会出现发热的病变,热势虽然很盛,但不会死亡。如果表里阴阳两经同时感受了寒邪而发病的,这叫两感,大多会死亡。(86)

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浮象的,是太阳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一二天发病。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上连风府穴,所以会出现头项部疼痛和腰背部拘强、不柔和的症状。(87)

寸关尺三部都见长脉的,是阳明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二三天发病。因为足阳明胃经夹鼻部循行并连络到眼目,所以会出现身体发热、两眼疼痛、鼻腔干燥和不能安卧的症状。(88)

寸关尺三部脉都见弦象的,是少阳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三四天发病。因为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两胁部并连络两耳,所以会出现胸胁疼痛和耳聋的症状。以上这三经都感受了病邪,邪气还没有传入腑的,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愈。(89)

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细的,是太阴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四五天发病。因为足太阴脾经布散于胃肠,连络到咽喉部,所以会出现腹部胀满和咽喉干燥的症状。(90)

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的,是少阴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五六天发病。因为足少阴肾经贯通肾脏,连络肺部并连络到舌根,所以会出现口舌干燥和口渴的症状。(91)

寸关尺三部都见微缓脉的,是厥阴经感受了病邪,一般会在受邪后第六七天发病。因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外生殖器并络于肝脏,所以会出现烦闷和阴囊挛缩的症状。以上这三经都感受了病邪,如果病邪已入于腑的,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愈。(92)

如果是表里阴阳两经同时感受了寒邪的,第一天太阳经感受了邪气和少阴经同时发病,就会出现头痛、口干、烦闷、口渴的症状。第二天阳明经感受了邪气和太阴经同时发病,就会出现腹部胀满、身体发热、不欲饮食、谵语等症状。第三天少阳经感受了邪气和厥阴经同时发病,就会出现耳聋、阴囊挛缩和四肢厥冷等症状,如果又出现汤水不能下咽且昏迷不省人事的,六天就会死亡。如果三阴经、三阳经以及五脏六腑都感受了邪气而发病,就会出现营卫之气不能运行,脏腑气机不通,最后会导致死亡。那些不属于两感证,又没有发生邪气的传变,也不兼夹有另外致病邪气的,到第七天太阳经的病气衰退,头痛等症会渐渐痊愈。到第八天阳明经的病气衰退,身体发热等症会渐渐缓解。到第九天少阳经的病气衰退,耳聋等症改善而稍稍有些听力。到第十天太阴经的病气衰退,腹胀等症已消除而恢复正常,就想进饮食了。到第十一天少阴经的病气衰退,就没有口渴、舌干等症状,而可以痛快地打喷嚏了。到第十二天厥阴经的病气衰退,挛缩的阴囊已经松弛,拘急的少腹已经稍稍缓解,大邪都已解除,患者精神爽快,神志清晰。如果超过十三天以上而不见好转,寸关尺三部脉都沉伏无力的,是十分危重的证候。如果又感受了另外的致病邪气,演变为其他病症的,应当按照本书后面将要讲到的坏病症候来治疗。如果寸关尺三部脉都盛大,属于重新感受了寒邪的,这就转变成了温疟。如果寸脉浮滑,尺脉濡弱的,再感受到风邪,就转变成风温。如果寸脉洪数,尺脉实大的,再感受到温热邪气,就转变成温毒,温毒这种病是致病最重的。寸脉濡弱,尺脉弦紧的,再感受到温热邪气,就转变为温疫(一种说法为“疟”)。因此说冬季被寒邪所伤,就可以发展为温病。应详尽地诊察证候的具体变化,尤其是脉象的变化选方与论治一如本书所说的原则。(93)

凡是人有了疾病,应当及时治疗,隐瞒或忍耐而希望侥幸自愈,因此就可能造成顽固难愈的后果。小儿和妇女,在这方面就更加严重。如果感受了时令不正之气而感到不舒服,就应当及早告诉医生,找出致病的原因。当邪在腠理的时候,及时治疗,很少有治不好的。患者忍耐着痛苦,几天以后才向医生诉说病情,邪气深入内脏,就难于制服了。这是家中有患者的,应当特别注意的要点。凡是使用汤药治病,不可分白天黑夜,只要一感觉到有病,就应当立即制备汤药用于治疗,不要再等到早晨或晚上,这样病就容易治愈了。如果有所拖延,病情就会发生传变,虽然想去除治,也就难以为力了。凡是不按照规定的方法去服药,恣意违反医嘱的患者,那就不必去治疗了。(94)

凡是伤寒这种病,大多由感受风寒邪气而引起。在开始的时候,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,只要注意加盖衣被,适当地发汗,没有不消散的,邪气一旦入里就不容易消散了。不详察证候及论治的原则,就打算要攻邪,这是很盲目的,还是应当先解除表邪,表邪解后才可以攻下。如果表邪已经解除,而里证没有消除,未见腹胀满,而寒热内结,则病未愈,若表邪已解,里证未消,腹中胀满结实有燥屎结滞的,自然可以用攻下的方法来除掉它,虽然病程已经四五天了,也不会为害。如果不适合使用攻下的方法而贸然去使用,里气被伤,邪热乘里虚而内陷,于是就造成协热下利,烦躁不安等变证,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,其中轻一些的病情加重而危笃,严重的就难免要造成死亡了。(95)

那些阳热炽盛、阴液虚损的病症,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就会引起死亡,用泻下的方法治疗,就会治愈。那些卫阳不足、阴寒外盛的病症,用发汗的方法治疗,就会治愈,用泻下的方法治疗,就会引起死亡。即使有奇功的神丹妙药,如有发汗作用,怎可以错误地使用?具有泻下作用的甘遂一类药,怎可以随便地乱投?虚证和实证的治疗方法,相背千里,吉凶的变化如影随形、如响应声,哪能允许随便更改呢?况且像桂枝汤一类温热的汤药给阳热内盛的人服下后,就可能毙命;像承气汤一类苦寒泻下的药给阴寒内盛的人服下后,就可能导致死亡。生与死的重要关头,在于片刻之间,甚至眼看着患者死去,都不容你去计算时间。这些阴阳虚实交错的变化,表现十分不明显,发汗、催吐、泻下等治法的应用如果相反,那造成的危害也就极其迅速。那些医道狭隘,医术浅陋,头脑糊涂,不懂得疾病根源的医生,一出手治疗就会发生错误,造成患者死亡,还自以为是患者该死。于是使冤魂充塞于阴间的道路,死尸遍布于人间的旷野,善良的人们看到这种情景,哪能不痛心呢!(96)

凡是两感病而表里两经同时发病的,治疗的方法应有先后次序。发表和攻里,本来就不相同,而执迷不悟又固执己见的人,就说有发汗奇效的神丹妙药与其攻下作用的甘遂之剂合在一起服用,既可以解表邪,又可以除里实。这种巧妙的言论好像正确,其实完全违背了医学的道理。高明医生的举动,常常是周密而谨慎的;庸医的做法和行动,必然是鲁莽和急躁的。这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危的变化,哪可以欺诈呢?世上的一般人,只是追求那显赫的荣华富贵,而看不到这致命的危险。只有那些明智的通晓事理的人才懂得固护生命的根本,并能从身边的事物中,汲取有益于健康的道理。如果都能这样,那么人人可以健康长寿,又怎能说是遥远的事呢?(97)

凡是具有发汗作用的性质温暖的汤药,虽然处方上说一天服用三次,如果病情严重而不能解除,就应当缩短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间,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。如果用药与病情不相适合,也便于使患者尽快有所察觉。病情严重的,应当昼夜二十四小时都注意严密观察。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还在,就应当再将这种汤药给患者服用。以至有不容易出汗的人,一直服三剂药才使病症得到解除。如果始终出不了汗的,就是死证了。(98)

凡是患了时气病的人,到第五六天的时候出现口渴想喝水,又不能多喝,那就不要勉强给他水喝。为什么呢?因为患者里热还不盛,不能消耗大量的水,过多饮水,就会更给他添病了。到了第七八天,口大渴而想喝水的,还要根据具体证情而适当给他水喝,常使他有水没喝够的感觉,不要让他尽情痛饮。他说能喝一斗,就仅给他五升。如果喝水后出现腹部胀满,小便不利,或者气喘,或者呃逆等症状,就不能再给他喝水了。如果喝水后忽然出了一身大汗,这就是病症要自愈了。(99)

凡是患病以后,反而能喝水的,这是将要痊愈的病。有些不懂得这种病情的人,只听说有的病通过喝水可以自愈,于是遇到稍稍口渴的患者就强迫他多喝水,因此就酿成了祸患,这种情况是不可胜数的。(100)

凡是患病以后,患者的脉搏动数,服汤药以后脉由数变迟,由浮大变小,证候由当初的烦躁不宁变为心安神静,这都是痊愈的表现。(101)

凡是治疗温热病,可以针刺五十九个穴位,另外人身上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,其中三十个穴位用灸法有害处,七十九个穴位用针刺法有危险,并且容易伤中精髓。(102)

脉见四损的,三天内就会死亡。正常人呼吸四次,患者的脉搏才跳动一次,这叫作四损。(103)

脉见五损的,一天内就会死亡。正常人呼吸五次,患者的脉搏才跳动一次,这叫作五损。(104)

脉见六损的,一个时辰内就会死亡。正常人呼吸六次,患者的脉搏才跳动一次,这叫作六损。(105)

脉象盛而实,伴有身体恶寒怕冷,是由于外感寒邪所导致的;脉象虚软,并伴有身上发热的,是由外感暑热之邪所致的。寸关尺三部脉都盛大,汗出非常多而不止,病反不解除的,是死证。寸关尺三部脉都虚软,又高热不退的,是死证。脉来或快或慢的,是死证。脉来像转动的绳索,紧急而硬,毫无濡弱之象,当天会死亡。谵语说胡话,身上轻度发热,脉象见浮大,手脚温暖的,可以痊愈;如果手脚逆冷,脉象沉细的,不出一天就会死亡。在这以前表现出来的都是伤寒热病的证候。(106)

【相关知识】

本篇论述了伤寒的病因、病机、发病及传变规律,其次论述了治则、治法、调护及预后,是一篇地地道道的伤寒学课程。从前两条中我们可以发现《黄帝内经》对《伤寒论》影响之深远,《伤寒论》借鉴了其五运六气、季节寒暑与发病的观点,将外感病分为伤寒和温病两大类。何谓伤寒?伤于寒者,名曰伤寒,即被寒邪所伤。寒冬时节,如果肌肤卫气充足,隐藏室内,则不被寒邪所伤。作者按照24节气的顺序对气候的顺逆进行分析,其中有很多内经的观点,如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。

【原文】

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:

立春正月节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

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

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

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

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

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

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

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

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

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

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

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。(83)

(二十四气,节有十二,中气有十二,五日为一候,气亦同,合有七十二候,决病生死,此须洞解之也。)

《阴阳大论》云:春气温和,夏气暑热,秋气清凉,冬气冰列,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。冬时严寒,万类深藏,君子固密,则不伤于寒,触冒之者,乃名伤寒耳。其伤于四时之气,皆能为病,以伤寒为毒者,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。中而即病者,名曰伤寒。不即病者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暑病者,热极重于温也。是以辛苦之人,春夏多温热病者,皆由冬时触寒所致,非时行之气也。凡时行者,春时应暖而反大寒,夏时应热而反大凉,秋时应凉而反大热,冬时应寒而反大温,此非其时而有其气。是以一岁之中,长幼之病多相似者,此则时行之气也。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,皆当按斗历占之。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,向冬大寒,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。所以谓之雨水者,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。至惊蛰二月节后,气渐和暖,向夏大热,至秋便凉。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,凡是触冒霜露,体中寒即病者,谓之伤寒也。九月、十月寒气尚微,为病则轻。十一月、十二月寒冽已严,为病则重。正月、二月寒渐将解,为病亦轻。此以冬时不调,适有伤寒之人,即为病也。其冬有非节之暖者,名为冬温。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,冬温复有先后,更相重沓,亦有轻重,为治不同,证如后章。从立春节后,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,而有人壮热为病者,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,变为温病。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,天有暴寒者,皆为时行寒疫也。三月、四月或有暴寒,其时阳气尚弱,为寒所折,病热犹轻。五月、六月阳气已盛,为寒所折,病热则重。七月、八月阳气已衰,为寒所折,病热亦微,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,但治有殊耳。十五日得一气,于四时之中,一时有六气,四六名为二十四气。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,或有未应至而至者,或有至而太过者,皆成病气也。但天地动静,阴阳鼓击者,各正一气耳。是以彼春之暖,为夏之暑;彼秋之忿,为冬之怒。是故冬至之后,一阳爻升,一阴爻降也;夏至之后,一阳气下,一阴气上也。斯则冬夏二至,阴阳合也;春秋二分,阴阳离也。阴阳交易,人变病焉。此君子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顺天地之刚柔也。小人触冒,必婴暴疹。须知毒烈之气,留在何经,而发何病,详而取之。是以春伤于风,夏必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病疟;秋伤于湿,冬必咳嗽;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此必然之道,可不审明之。伤寒之病,逐日浅深,以施方治。今世人伤寒,或始不早治,或治不对病,或日数久淹,困乃告医。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,则不中病。皆宜临时消息制方,无不效也。今搜采仲景旧论,录其证候,诊脉声色,对病真方有神验者,拟防世急也。(84)

又土地温凉,高下不同;物性刚柔,飡居亦异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,岐伯举四治之能,以训后贤,开其未悟者。临病之工,宜须两审也。(85)

凡伤于寒,则为病热,热虽甚不死。若两感于寒而病者,必死。(86)

尺寸俱浮者,太阳受病也,当一二日发。以其脉上连风府,故头项痛,腰脊强。(87)

尺寸俱长者,阳明受病也,当二三日发。以其脉夹鼻络于目,故身热目疼鼻干,不得卧。(88)

尺寸俱弦者,少阳受病也,当三四日发。以其脉循胁络于耳,故胸胁痛而耳聋。此三经皆受病,未入于府者,可汗而已。(89)

尺寸俱沉细者,太阴受病也,当四五日发。以其脉布胃中,络于嗌,故腹满而嗌干。(90)

尺寸俱沉者,少阴受病也,当五六日发。以其脉贯肾络于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干而渴。(91)

尺寸俱微缓者,厥阴受病也,当六七日发。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,故烦满而囊缩。此三经皆受病,已入于腑,可下而已。(92)

若两感于寒者,一日太阳受之,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口干,烦满而渴。二日阳明受之,即与太阴俱病,则腹满,身热,不欲食,谵(之廉切,又女监切,下同。)语。三日少阳受之,即与厥阴俱病,则耳聋,囊缩而厥,水浆不入,不知人者,六日死。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,则荣卫不行,脏腑不通,则死矣。其不两感于寒,更不传经,不加异气者,至七日太阳病衰,头痛少愈也。八日阳明病衰,身热少歇也。九日少阳病衰,耳聋微闻也。十日太阴病衰,腹减如故,则思饮食,十一日少阴病衰,渴止舌干已而嚏也。十二日厥阴病衰,囊纵,少腹微下,大气皆去,病人精神爽慧也。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,寸尺陷者,大危。若更感异气,变为它病者,当依后坏病症而治之。若脉阴阳俱盛,重感于寒者,变成温疟。阳脉浮滑,阴脉濡弱者,更遇于风,变为风温。阳脉洪数,阴脉实大者,更遇温热,变为温毒,温毒为病最重也。阳脉濡弱,阴脉弦紧者,更遇温气,变为温疫(一本作疟)。以此冬伤于寒,发为温病,脉之变证,方治如说。(93)

凡人有疾,不时即治,隐忍冀差,以成痼疾。小儿女子,益以滋甚。时气不和,便当早言,寻其邪由,及在腠理,以时治之,罕有不愈者。患人忍之,数日乃说,邪气入脏,则难可制。此为家有患,备虑之要。凡作汤药,不可避晨夜,觉病须臾,即宜便治,不等早晚。则易愈矣。如或差迟,病即传变,虽欲除治,必难为力。服药不如方法,纵意违师,不须治之。(94)

凡伤寒之病,多从风寒得之。始表中风寒,入里则不消矣,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。不在证治,拟欲攻之,犹当先解表,乃可下之。若表已解,而内不消,非大满,犹生寒热,则病不除。若表已解,而内不消,大满大实,坚有燥屎,自可除下之,虽四五日,不能为祸也。若不宜下,而便攻之,内虚热入,协热遂利,烦躁诸变,不可胜数,轻者困笃,重者必死矣。(95)

夫阳盛阴虚,汗之则死,下之则愈。阳虚阴盛,汗之则愈,下之则死。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,甘遂何可以妄攻?虚盛之治,相背千里,吉凶之机,应若影响,岂容易哉!况桂枝下咽,阳盛即毙;承气入胃,阴盛以亡。死生之要,在乎须臾,视身之尽,不暇计日。此阴阳虚实之交错,其候至微,发汗吐下之相反,其祸至速。而医术浅狭,懵然不知病源。为治乃误,使病者殒没,自谓其分。至令冤魂塞于冥路,死尸盈于旷野。仁者鉴此,岂不痛欤!(96)

凡两感病俱作,治有先后。发表攻里,本自不同,而执迷用意者,乃云神丹、甘遂合而饮之,且解其表,又除其里。言巧似是,其理实违。夫智者之举错也,常审以慎;愚者之动作也,必果而速。安危之变,岂可诡哉!世上之士,但务彼翕习之荣,而莫见此倾危之败,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,近取诸身,夫何远之有焉?(97)

凡发汗温暖汤药,其方虽言日三服,若病剧不解,当促其间,可半日中尽三服。若与病相阻,即便有所觉。病重者,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。如服一剂,病症犹在,故当复作本汤服之。至有不肯汗出,服三剂乃解。若汗不出者,死病也。(98)

凡得时气病,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,饮不能多,不当与也。何者?以腹中热尚少,不能消之,便更与人作病也。至七八日,大渴欲饮水者,犹当依证而与之。与之常令不足,勿极意也。言能饮一斗,与五升。若饮而腹满,小便不利,若喘若哕,不可与之也。忽然大汗出,是为自愈也。(99)

凡得病,反能饮水,此为欲愈之病。其不晓病者,但闻病饮水自愈,小渴者乃强与饮之,因其成祸,不可复数也。(100)

凡得病,厥脉动数,服汤药更迟,脉浮大减小,初躁后静,此皆愈证也。(101)

凡治温病,可刺五十九穴。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,其三十穴灸之有害,七十九穴刺之为灾,并中髓也。(102)

脉四损,三日死。平人四息,病人脉一至,名曰四损。(103)

脉五损,一日死。平人五息,病人脉一至,名曰五损。(104)

脉六损,一时死。平人六息,病人脉一至,名曰六损。(105)

脉盛身寒,得之伤寒。脉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脉阴阳俱盛,大汗出不解者死。脉阴阳俱虚,热不止者死。脉至乍数乍疏者死。脉至如转索,其日死。谵言妄语,身微热,脉浮大,手足温者生。逆冷,脉沉细者,不过一日死矣。此以前是伤寒热病症候也。(106)

上一篇:平脉法第二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