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

《伤寒论》是一部以外感病为主论述疾病辨证论治方法的医书,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、立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医学著作,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。
平脉法第二

【白话文】

问:诊脉有三个部位,阴阳二气会相互影响,在人体内部伴随着呼吸之气的出入,使营卫气血得以上下循环,使津液得以周身流布。于是脉象也就随着季节时令的不同而有所变化,如果比喻它的形象,描述它的状态,则是春季脉弦、秋季脉浮、冬季脉沉、夏季脉洪。但在临床观察患者的气色,诊察患者的脉象时,脉搏往往有大有小,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,也总是变化不定的,尺寸不齐,有长有短,上下错乱,或有或无,病症就有所变化,脉搏也随之发生浮沉快慢的变化,使人心意迷惑,诊治时很难把握要领,请您详细加以讲述,使人们能得以清楚明白。老师答:你所问的问题,是医学中的根本问题。所谓诊脉有三个部位,是指尺脉、寸脉和关脉,营卫气血正常地流行输布,不会出现失常的情况。肾脉沉,心脉洪,肺脉浮,肝脉弦,这是正常的自然规律,不会有丝毫的差错。即使是呼吸的出入,营卫气血的升降,也是遵循时间而有规律地循行,每当漏壶的水下降一百刻,营卫气血也就完成了一周的循环而重新运行到寸口。所以凭寸口的脉象变化,就可以测知人体的虚实变化,阴阳的失调状况。比如感受风邪,则脉见虚浮,伤于寒邪,则脉见牢坚,沉脉主蓄水,支饮的脉象见弦急,动脉主疼痛,数脉主热烦。假使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,那就要进一步去查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。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,病变也就各不相同,所主脉象太过是有病,不及也是有病。邪气伤人不是空无所见的,追究根源,必然会有症状表现,应审察辨别病邪的在表、在里、在上、在下,知道病邪所侵犯的部位后,再推测斟酌脏腑的病情,你就会有独到而高明的见解。现在把这些东西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,希望传给那些立志于医学事业的人们。(38)

老师说:脉气随呼吸的出入而运行。起初诊脉时,脉搏来得快去得慢,这是呼气时脉气运行快,吸气时脉气运行慢,这就叫内虚外实。起初诊脉时,脉搏来得慢去得快,这是呼气时脉气运行慢,吸气时脉气运行快,这就叫内实外虚。(39)

问:上等水平的医生通过望神色可以知道病情;中等水平的医生通过问症状可以知道病情;而下等水平的医生通过诊脉才可以知道病情,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。老师答:病家有人来请医生时说,患者因发热、身体疼痛而感到很痛苦,但尚能安卧自如。医生来诊患者的脉,脉见沉而迟的,就可以知道病将痊愈了。凭什么知道的呢?如果表有病的,应当见浮大脉,现在脉象反而沉迟,所以就知道病要痊愈了。假如患者主诉说,腹部常有突发性疼痛,而患者又能安坐自如,医生诊脉,脉见浮而大的,就知道他的病将要痊愈了。凭什么知道的呢?如果里有病的,应当见沉细脉,现在脉象反而出现浮大,所以就知道病要痊愈了。(40)

医师说:病家有人来请医生时说,患者发热而且烦躁得厉害。第二天医生来到患者家中,看到患者面向墙壁安然躺卧,这是发热已退的表现。假如脉象仍然还有些不和,也可以断然说疾病已痊愈。假如患者面向墙壁躺卧,听到医生已到来,并不连忙起身相迎,反而怒目而视,欲言又止,几次想说病情,又吞吞吐吐说不出来,医生诊脉时,患者又频频咽唾液的,这就是装病的表现。假如脉象调和,医生不妨断然说,这个病十分严重,应当服用大吐、大下的药,再针灸数十处或近百处才能痊愈。(41)

医生诊脉时,患者打呵欠的,是没有病的表现;诊脉时,患者呻吟的,是有病的表现。言语迟缓的,是风病;一边摇头一边说话的,是里有疼痛;行动迟缓的,是肌表拘紧不舒;坐着时俯伏身体而不能挺直的,是短气。坐着时伸出一条腿的,是腰痛。里有实邪而用手保护心腹部,就像怀揣蛋类一样小心翼翼的,是心腹疼痛。(42)

老师说:对于伏气这种病,要用心推测潜伏邪气的性质和可能发病的特征,判断当月之内,可能会有什么伏邪发病。假如过去已有邪气潜伏体内,就须要仔细诊察。如果脉微弱的,应出现咽喉中疼痛好像受到损伤一样,但这并不是喉痹。患者主诉说,确实是咽喉中疼痛,虽然如此,现在反而感到想要腹泻。(43)

问:人在恐怖的时候,他的脉象是什么样子?老师答:脉象细小无力像按在缕缕丝线上一样,他的面色苍白而无血色。(44)

问:人因为不能喝水而导致体内津液缺乏,这类的脉象是什么样的呢?医师答:脉象涩滞而不流利,而且唇口干燥。(45)

问:人在羞愧的时候,脉象是什么样的呢?老师答:脉见浮象而面色忽白忽红,变化不定。(46)

问:《难经》上所说的诊脉有三颗小豆重或六颗小豆重,是指什么而说的呢?老师答:给人诊脉要用手指按脉,按脉施加的指力像三颗小豆的重量那么大时所切得的脉,是候肺气的;像六颗小豆的重量那么大时所切得的脉,是候心气的;像九颗小豆的重量那么大时所切得的脉,是候脾气的;像十二颗小豆的重量那么大时所切得的脉,是候肝气的;用力按到骨骼上时所切得的脉,是候肾气的。假使有腹泻的病症,寸口、关上、尺中都摸不到脉,但是在尺中时而摸到一呼一吸各二至的脉,这是肾气未竭的表现;如果见到一呼一吸各一至的脉,这就难以治疗了。这是因为肾水被脾土所克制,脾土旺盛但没有在其所主的节气中。(47)

问:脉有相互克伐的说法,其中有纵克有横克,有逆克有顺克,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老师答:水乘火,金乘木一类,叫作纵克,即正克;火侮水,木侮金一类,叫作横克,即反克;水克金,火克木一类,叫作逆克,即子克母;金乘水,木乘火一类,叫作顺克,即母克子。(48)

问:脉诊中有残贼脉的说法,指的是什么呢?老师说:弦、紧、浮、滑、沉、涩这六种脉象,名叫残贼脉,可以算作是诸多病脉的代表。(49)

问:诊治过程中有“灾怪脉”的说法,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老师说:假如人已患病,诊脉所得为太阳病的脉象,和临床症状表现也相符合,于是就为患者配制汤药,等到返回来送已制备好的汤药时,其间也不过一顿饭的工夫,患者却出现剧烈呕吐,或者下利,腹中疼痛。医师说:“我前次来时并没有出现这些症状,现在发生了异常的变化,这真是‘灾怪’。”又问: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呕吐或下利的呢?答:或许从前服用过其他的药,现在药力才发生作用,因此是灾怪啊。(50)

问:肝属东方,脉象是怎样的呢?老师答:肝,在五行属木,在六气为厥阴,它的脉象微微带有弦象而且濡弱而长,这就是肝的平脉。肝有病时,如能出现濡弱脉象的,病就要痊愈了。假如得到的是纯弦脉,就是死证。怎么知道的呢?因为脉像弓弦那样强直,这是肝脏真气已耗伤,所以知道这是死证。(51)

心属南方,脉象是怎样的呢?老师答:心,在五行属火,在六气为少阴,它的脉象洪大而长,这是心的平脉。心有病时,如能出现洪大脉象的,病就要痊愈了。假如脉来时微小,去时洪大,与来盛去衰的洪大脉相反,这就叫作反,是病在里。脉来时前小后大,邪从里出表,这就叫作复,是病在表。寸脉微而前小的,就容易出汗;尺脉微而后大的,就会出现关格不通不得小便,此时头部没有虚汗的尚可以治疗,头部出虚汗的,就属于死证了。(52)

肺属西方,脉象是怎样的呢?老师答:肺,在五行属金,在六气为太阴,它的脉像羽毛一样轻浮而见于皮上。肺有病时见到这种脉象,或者见到和缓从容的脉象,皆容易痊愈。如果见到数脉,病情就会加重。怎么知道的呢?因为数脉是南方火盛之象,火克西方肺金,理应发生痈毒脓肿,这就是难以治疗的病症了。(53)

问:在二月的时候患者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,为什么就可以断言到秋天时患者会死亡呢?老师答:二月份的时候,脉应当濡弱,反而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,预示秋天时患者会死亡。二月是肝当令的时候,肝在五行属木,脉象应当濡弱,反而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,这属于肺气旺盛的现象,肺在五行属金,金旺克木,因此就知道到了秋天的时候患者会死亡。其他月份所出现的异常脉象和预后,都依此类推。(54)

老师说:给肥胖的人诊脉时,要注意思考出现浮脉的原因;给瘦弱的人诊脉时,要注意思考出现沉脉的原因。肥胖的人脉应见沉象,现在反而出现浮象;瘦弱的人脉应见浮象,现在反而出现沉象,因此要追究产生这些异常脉象的原因。(55)

老师说:寸脉下行不到关部,是阳气竭绝;尺脉上行不到关部,是阴气竭绝,这都是不治之症,绝对会死的。如果要计算他的死亡时间,大体可以根据月令节气和疾病相克的理论来推断。(56)

老师说:脉搏中已出现病象而人尚未感觉到有病痛,这叫作行尸。因为这种人已经没有生命的旺气了,如果突然昏眩跌倒而不省人事的,往往就会短命而亡。人感觉有病痛,而脉搏中却无病象,这叫内虚。这是因为体内缺乏水谷精微之气营养的缘故,虽然会感觉到身体的病痛,但不会有大的妨害。(57)

问:脉体大而盛又忽然下沉的,叫作滑脉,这种脉象主什么呢?老师答:沉为纯阴的征象,大而盛为正阳的征象,二者并见,为阴阳两相和谐的征象,这就是所说的滑脉。而且关脉、尺脉自然平调,阳明胃脉微微出现沉象的,饮食自然正常。少阴肾脉微微呈现滑象的,这里所说的滑也就是有力而浮的意思,这是少阴邪实的表现,患者的大腿内侧必然有汗出,而且阴部也是潮湿的。(58)

问:我曾经被别人所提出的问题难住过,这个问题就是脉紧是怎样造成的?老师说:如果错误使用汗法,使患者大汗出,或者误用吐法,汗吐伤津,气随津泄,肺胃阳气不足,阴寒内生,寒性收引所以出现紧脉。如果患者有咳嗽的症状,并且是因为喝了冷水之后才咳,于是胃中寒凝而脉象紧硬。如果患者下利不止或者医生误用了下法,往往会损伤胃肠阳气,阳虚生内寒,使胃中虚冷,气血无阳气的鼓动,也会出现紧脉。(59)

寸口脉可以候知荣卫之气的盛衰,卫气盛,称其为高,卫气太过,可表现为暴躁狂妄,形体肥壮;荣气盛,称其为章,荣气太过,可表现为气色荣泽光亮有余。荣卫两者均太过有余,有余之邪相互搏结中,称其为纲,荣卫太盛表现为刚强有力,身筋拘紧而不舒和,所以脉象也强盛有力。卫气虚弱,称其为惵,卫气虚弱者,会表现为心中悸动恐怯。荣气虚弱,称其为卑,荣气虚弱者,表现为心有羞愧自卑之感。荣卫两者俱虚,称其为损,荣卫俱虚者,会表现为五脏六腑虚弱,功能减退。卫气不盛不弱而调和,称其为缓,仅卫气均而不与荣和,表现为肢体活动不能自如。荣气不盛不弱而调和,称其为迟,仅荣气和而不与卫气调,表现为全身沉重不展,多困易睡。卫气、荣气各自均和而不相协调,称其为沉,荣卫不调,可表现为腰直不展,腹痛,困倦多眠,懒惰少动。(60)

寸口部的脉象迟缓,脉象缓主阳气旺盛,这个人面色鲜亮,天庭明亮,声音清越,毛发柔长。脉象迟主阴血旺盛,骨髓生长,血液充盈,肌肉有力柔韧而结实。像这样阴阳调和,营卫畅行,刚柔相济,就是强健的身体了。(61)

【相关知识】

本篇讲的是趺阳脉的临床应用,是关于趺阳脉的最早记载,这也是仲景倡导人迎寸口趺阳诊脉法的体现,趺阳脉在足背动脉,主要体现有无胃气,因为诊脉不方便,现在一般不采用了,仲景在原序中郑重指出:“……按寸不及尺,握手不及足,人迎趺阳,三部不参,……所谓窥管而已,夫欲死别生,实为难矣……。”对那些马虎草率诊视病人的不良医疗作风给予严厉的批评。可见古人对趺阳脉的切诊是重视的。

趺阳脉滑而紧,滑主胃中谷气壅实,紧主脾脏邪气强盛,胃实与脾强相搏击,造成自相伤害,这就像用手握持刀刃,因此就造成了创伤一样。(62)

寸口的脉浮而大,浮主正气虚,大主邪气实,浮大脉出现在尺部的为关证;浮大脉出现在寸部的为格证。关证的表现就是不得小便,格证的表现就是呕吐上逆。(63)

趺阳脉候胃气,趺阳脉出现伏涩之象,伏为重按推筋着骨,沉伏在里;涩为往来艰涩不流利。脉伏为胃气虚弱,受纳、腐熟无力则出现呕吐、水谷不化,涩脉主血虚津伤或食积,趺阳肺涩一般因食积在胃,所以不欲进食。这种上吐并伴有小便不利的病症叫作关格。(64)

脉象浮而大,浮主卫虚受风,大主邪气强盛,风与其他邪气相合而伤人,多可形成瘾疹,身体就会出现瘙痒。出现瘙痒的,标志着风邪外泄迹象,若风邪长久不能外泄,便成大麻风之病,可表现为眉毛、头发脱落稀疏,身生疮疡,流腥臭脓液等。(65)

寸口部的脉象弱而迟,弱主卫气衰微,迟主荣中有寒。荣就是阴血,血分有寒邪郁而化热就会出现发热。卫就是元气,元气衰微会出现气虚发热,但这种热是虚热。虚热内扰,患者心中就会有饥饿的感觉,虽有饥饿感,但是因为气虚,推动无力,患者会出现腹中虚胀,并不能进食。(66)

趺阳脉大而紧的,应当即刻出现下利,这是难以治疗的病症。(67)

寸口部的脉象弱而缓,弱主阳气不足,缓主胃中谷气有余,嗳气又吞酸,饮食突然不能下咽,这是气机壅滞于膈上的缘故。(68)

趺阳脉紧而浮,浮主气虚,紧主寒邪盛。脉浮就会出现腹部胀满,脉紧就会造成腹部绞痛,浮紧并见,气虚与寒盛相合,就会出现肠鸣辘辘而气机通畅,气机通就会使胸膈部的壅滞之气得以活动下行。如果少阴脉摸不到的时候,这个患者的外阴部就会出现虚肿。(69)

寸口部的脉象微而涩,微主卫气虚滞,涩主荣气不足,荣卫不能相互扶持,相互协调,三焦就失去了依靠,致使身体麻木不仁。荣气不足的患者,就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言语困难;卫气虚衰的患者,就会出现恶寒和频频打呵欠。三焦之气不能各司其职,上焦之气失职,就会出现嗳气吞酸;中焦之气失职,就会出现不能消化水谷和不能进食;下焦之气失职,就会出现小便失禁。(70)

趺阳脉沉而数,沉主里实,数主热,脾胃功能亢进故主消化饮食水谷的功能过强。趺阳脉出现紧象的,病难治。(71)

寸口部的脉象微而涩,微主卫气虚衰,涩主荣气不足。卫气虚衰,就会出现面色萎黄;荣气不足,就会出现面色发青。荣气像树根,卫气像枝叶,荣卫之气都衰微,就像树的根叶都已枯槁一样,会出现寒战颤抖、咳而气逆、唾腥痰、吐涎沫等症状。(72)

趺阳脉浮而芤,浮主卫气虚衰,芤主荣气损伤,这个患者必然身体消瘦,肌肤粗糙皲裂如鳞甲交错。浮脉和芤脉并见,卫衰与荣伤兼有,于是宗气衰微,四属也都断绝了营养。(四属,指皮、肉、脂、髓。四属都衰竭,宗气就衰微了。)(73)

寸口部的脉象微而缓,微主卫气不能固密,卫气不能固密,就会使皮肤腠理空虚;缓主胃气有余,胃气有余水谷就容易消化吸收。谷物进入胃,脉道中的气血才能运行,水津进入经脉,血液才能形成。但荣血虽盛而卫气虚衰不能固密摄护,三焦也失去正常功能,就会发生下血如山崩的证候,这就叫作血崩。(74)

趺阳脉微而紧,紧主里有寒,微主正气虚,微脉与紧脉并见,正虚与里寒相兼,就出现了短气的证候。(75)

少阴脉弱而涩,脉弱主心中微烦,脉涩主四肢厥冷。(76)

趺阳脉隐伏不出,主脾气不能运化和升降,多会出现身体发凉和皮肤发硬的症状。(77)

少阴脉摸不到,主肾气衰微精血虚少,无根之虚阳上奔于胸,阻止宗气运行,使宗气凝聚,不能灌运经脉,使血结于心下,气聚血结,阳气上至极点,不退下来,至阴胞间发热阴气无法归根,与下面的阴寒之气相搏结,使人身的知觉不能感,度分尸厥,这叫作尸厥证,应当针刺期门、巨阙二穴。(宗气,运行于三焦之中,而发挥效用,有名而不见其形,是气发挥推动摄纳作用的信使。宗气可下注于阴经脉,润会阴,所以可主使筋脉的收缩功能。(78)

寸口部的脉微,尺部又兼见紧象,这个患者十分虚衰而且多汗,由此可知,这是阴寒邪气尚在,而阳气行将衰绝。(79)

寸口部出现微脉,多主阳气被伤;出现濡脉,多主阴血被伤;出现弱脉,多主发热;出现紧脉,多主寒邪盛。被寒邪所伤的人,大多会出现四肢厥冷,郁闷昏眩以至肌肤麻木不仁。因于胃虚水谷精气不足,脾弱运化机能失司的,还会出现口部拘急不能言语,身体寒战和内心战栗等证候。(80)

问:濡弱脉为什么可以显现在十一种脉象中呢?老师答:五脏脉和六腑脉相加,共有十一种,因此濡弱脉应当在这十一种脉象中都显现。(81)

问:根据什么知道病邪是侵犯了腑还是侵犯了脏?老师答:凡是见到阳脉,如浮脉、数脉等,是病邪侵犯了腑;凡是见到阴脉,如迟脉、涩脉等,是病邪侵害了脏。(82)

【原文】

问曰:脉有三部,阴阳相乘,荣卫血气,在人体躬,呼吸出入,上下于中,因息游布,津液流通。随时动作,效象形容,春弦秋浮,冬沉夏洪,察色观脉,大小不同,一时之间,变无经常,尺寸参差,或短或长,上下乖错,或存或亡,病辄改易,进退低昂,心迷意惑,动失纪纲。愿为具陈,令得分明。师曰:子之所问,道之根源。脉有三部,尺寸及关,荣卫流行,不失衡铨。肾沉心洪,肺浮肝弦,此自经常,不失铢分。出入升降,漏刻周旋,水下百刻,一周循环,当复寸口,虚实见焉,变化相乘,阴阳相干,风则浮虚,寒则牢坚,沉潜水滀,支饮急弦,动则为痛,数则热烦,设有不应,知变所缘。三部不同,病各异端,大过可怪,不及亦然,邪不空见,终必有奸,审察表里,三焦别焉,如其所舍,消息诊看,料度脏腑,独见若神。为子条纪,传与贤人。(38)

师曰:呼吸者,脉之头也。初持脉,来疾去迟,此出疾入迟,名曰内虚外实也。初持脉,来迟去疾,此出迟入疾,名曰内实外虚也。(39)

问曰:上工望而知之,中工问而知之,下工脉而知之,愿闻其说。师曰:病家人请云,病人苦发热,身体疼,病人自卧,师到诊其脉,沉而迟者,知其差也,何以知之?若表有病者,脉当浮大,今脉反沉迟,故知愈也。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,病人自坐。师到脉之,浮而大者,知其差也。何以知之?若里有病者,脉当沉而细,今脉浮大,故知愈也。(40)

师曰:病家人来请云,病人发热烦极。明日师到,病人向壁卧,此热已去也。设令脉不和,处言已愈。设令向壁卧,闻师到,不惊起而盻视。若三言三止,脉之咽唾者,此诈病也。设令脉自和,处言此病大重,当须服吐下药,针灸数十百处乃愈。(41)

师持脉,病人欠者,无病也。脉之呻者,病也。言迟者,风也。摇头言者,里痛也。行迟者,表强也。坐而伏者,短气也。坐而下一脚者,腰痛也。里实护腹,如怀卵物者,心痛也。(42)

师曰:伏气之病,以意候之,今月之内,欲有伏气。假令旧有伏气,当须脉之。若脉微弱者,当喉中痛似伤,非喉痹也。病人云,实咽中痛,虽尔,今复欲下利。(43)

问曰:人恐怖者,其脉何状?师曰:脉形如循丝累累然,其面白脱色也。(44)

问曰:人不饮,其脉何类?师曰:脉自涩,唇口干燥也。(45)

问曰:人愧者,其脉何类?师曰: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。(46)

问曰:《经》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,何谓也?师曰:脉人以指按之。如三菽之重者,肺气也;如六菽之重者,心气也;如九菽之重者,脾气也;如十二菽之重者,肝气也;按之至骨者,肾气也(菽者,小豆也)。假令下利,寸口、关上、尺中悉不见脉,然尺中时一小见,脉再举头(一云按投)者,肾气也。若见损脉来至,为难治。肾为脾所胜,脾胜不应时。(47)

问曰:脉有相乘,有纵有横,有逆有顺,何谓也?师曰:水行乘火,金行乘木,名曰纵;火行乘水,木行乘金,名曰横;水行乘金,火行乘木,名曰逆;金行乘水,木行乘火,名曰顺也。(48)

问曰:脉有残贼,何谓也?师曰:脉有弦、紧、浮、滑、沉、涩,此六脉名曰残贼,能为诸脉作病也。(49)

问曰:脉有灾怪,何谓也?师曰:假令人病,脉得太阳,与形证相应,因为作汤。比还送汤,如食顷,病人乃大吐,若下利,腹中痛。师曰:我前来不见此证,今乃变异,是名灾怪。又问曰:何缘作此吐利?答曰:或有旧时服药,今乃发作,故为灾怪耳。(50)

问曰:东方肝脉,其形何似?师曰:肝者,木也,名厥阴,其脉微弦濡弱而长,是肝脉也。肝病自得濡弱者,愈也。假令得纯弦脉者,死。何以知之?以其脉如弦直,此是肝脏伤,故知死也。(51)

南方心脉,其形何似?师曰:心者,火也,名少阴,其脉洪大而长,是心脉也。心病自得洪大者,愈也。假令脉来微去大,故名反,病在里也。脉来头小本大,故名覆,病在表也。上微头小者,则汗出。下微本大者,则为关格不通,不得尿。头无汗者可治,有汗者死。(52)

西方肺脉,其形何似?师曰:肺者,金也,名太阴,其脉毛浮也。肺病自得此脉,若得缓迟者,皆愈,若得数者,则剧。何以知之?数者,南方火,火克西方金,法当痈肿,为难治也。(53)

问曰:二月得毛浮脉,何以处言至秋当死?师曰:二月之时,脉当濡弱,反得毛浮者,故知至秋死。二月肝用事,肝属木,脉应濡弱,反得毛浮脉者,是肺脉也。肺属金,金来克木,故知至秋死。他皆仿此。(54)

师曰:脉,肥人责浮,瘦人责沉。肥人当沉,今反浮,瘦人当浮,今反沉,故责之。(55)

师曰:寸脉下不至关,为阳绝;尺脉上不至关,为阴绝,此皆不治,决死也。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,期以月节克之也。(56)

师曰:脉病人不病,名曰行尸,以无旺气,卒眩仆不识人者,短命则死。人病脉不病,名曰内虚,以无谷神,虽困无苦。(57)

问曰:翕奄沉,名曰滑,何谓也?师曰:沉为纯阴,翕为正阳,阴阳和合,故令脉滑,关尺自平。阳明脉微沉,食饮自可。少阴脉微滑,滑者,紧之浮名也,此为阴实,其人必股内汗出,阴下湿也。(58)

问曰:曾为人所难,紧脉从何而来?师曰:假令亡汗,若吐,以肺里寒,故令脉紧也。假令欬者,坐饮冷水,故令脉紧也。假令下利,以胃虚冷,故令脉紧也。(59)

寸口卫气盛,名曰高(高者,暴狂而肥)。荣气盛,名曰章(章者,暴泽而光)。高章相抟,名曰纲(纲者,身筋急,脉强直故也)。卫气弱,名曰惵(惵者,心中气动迫怯)。荣气弱,名曰卑(卑者,心中常自羞愧)。惵卑相抟,名曰损(损者,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)。卫气和,名曰缓(缓者,四肢不能自收)。荣气和,名曰迟(迟者,身体俱重,但欲眠也)。缓迟相抟,名曰沉(沉者,腰中直,腹内急痛,但欲卧,不欲行)。(60)

寸口脉缓而迟,缓则阳气长,其色鲜,其颜光,其声商,毛发长;迟则阴气盛,骨髓生,血满,肌肉紧薄鲜鞕,阴阳相抱,荣卫俱行,刚柔相得,名曰强也。(61)

趺阳脉滑而紧,滑者胃气实,紧者脾气强,持实击强,痛还自伤,以手把刃,坐作疮也。(62)

寸口脉浮而大,浮为虚,大为实,在尺为关,在寸为格,关则不得小便,格则吐逆。(63)

趺阳脉伏而涩,伏则吐逆,水谷不化,涩则食不得入,名曰关格。(64)

脉浮而大,浮为风虚,大为气强,风气相抟,必成隐疹,身体为痒。痒者,名泄风,久久为痂癞(眉少发稀,身有干疮而腥臭也)。(65)

寸口脉弱而迟,弱者卫气微,迟者荣中寒,荣为血,血寒则发热。卫为气,气微者,心内饥,饥而虚满,不能食也。(66)

趺阳脉大而紧者,当即下利,为难治。(67)

寸口脉弱而缓,弱者阳气不足,缓者胃气有余,噫而吞酸,食卒不下,气填于膈上也(一作下)。(68)

趺阳脉紧而浮,浮为气,紧为寒,浮为腹满,紧为绞痛,浮紧相抟,肠鸣而转,转即气动,膈气乃下,少阴脉不出,其阴肿大而虚也。(69)

寸口脉微而涩,微者卫气不行,涩者荣气不逮,荣卫不能相将,三焦无所仰,身体痹不仁。荣气不足,则烦疼口难言。卫气虚者,则恶寒数欠。三焦不归其部。上焦不归者,噫而酢吞;中焦不归者,不能消谷引食;下焦不归者,则遗溲。(70)

趺阳脉沉而数,沉为实,数消谷,紧者病难治。(71)

寸口脉微而涩,微者卫气衰,涩者荣气不足。卫气衰,面色黄,荣气不足,面色青。荣为根,卫为叶,荣卫俱微,则根叶枯槁而寒栗,欬逆、唾腥、吐涎沫也。(72)

趺阳脉浮而芤,浮者卫气虚,芤者荣气伤,其身体瘦,肌肉甲错。浮芤相抟,宗气微衰,四属断绝(四属者,谓皮、肉、脂、髓。俱竭,宗气则衰矣)。(73)

寸口脉微而缓,微者卫气疏,疏则其肤空;缓者胃气实。实则谷消而水化也。谷入于胃,脉道乃行;水入于经,其血乃成。荣盛则其肤必疏,三焦绝经,名曰血崩。(74)

趺阳脉微而紧,紧则为寒,微则为虚,微紧相抟,则为短气。(75)

少阴脉弱而涩,弱者微烦,涩者厥逆。(76)

趺阳脉不出,脾不上下,身冷肤鞕。(77)

少阴脉不至,肾气微,少精血,奔气促迫,上入胸膈,宗气反聚,血结心下,阳气退下,热归阴股,与阴相动,令身不仁,此为尸厥,当刺期门、巨阙(宗气者,三焦归气也,有名无形,气之神使也。下荣玉茎,故宗筋聚缩之也)。(78)

寸口脉微,尺脉紧,其人虚损多汗,知阴常在,绝不见阳也。(79)

寸口诸微亡阳,诸濡亡血,诸弱发热,诸紧为寒。诸乘寒者,则为厥,郁冒不仁,以胃无谷气,脾涩不通,口急不能言,战而栗也。(80)

问曰: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?师曰:五赃六腑相乘,故令十一。(81)

问曰:何以知乘腑?何以知乘脏?师曰:诸阳浮数为乘腑,诸阴迟涩为乘脏也。(82)

上一篇:辨脉法第一
下一篇:伤寒例第三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